全国第二个提前还债的省份,出现在西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继北京的探索之后,第二个明确提出提前偿还专项债的省份来了。
9 月 9 日,陕西省财政厅官网发布公告,将提前偿还部分省政府债券,提前偿还的债券包括两只专项债。
其中一只债券发行时间为 2019 年,规模 6 亿元,10 年期,票面利率 3.58%,此次将提前偿还 6000 万元;另一只发行时间为 2020 年,规模为 18.22 亿元,票面利率 2.94%,此次将提前偿还 3000 万元。
居民提前还贷已经不罕见,但地方政府提前还债仍不普遍,这次为何轮到陕西?
与传统观念中财力雄厚的地区有实力提前还款相比,陕西上半年的财政状况并不算乐观:2025 年上半年,陕西财政收入 1649.5 亿元,同比下降 7.2%。

(图源:陕西省财政厅)
省下 648 万元利息
陕西选择偿还合计 9000 万元的旧债,逻辑并不复杂:节省利息。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 1.85%,其中专项债券 1.90%。但在 2019 年 1-12 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还高达 3.47%,2020 年下降 7BP 达 3.40%。
按此简单计算,如果陕西在偿还这 9000 万元的旧债后,重新按照当前的利率借新债,大约每年能节省 100 多万元的利息支出。截至到期日(分别剩余 4 年和 5 年),大概能节约 600 多万的利息。
具体来看,陕西本次提前偿还的专项债券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2019、2020 年分两年发行的 10 年期专项债券共 9000 万元,提前偿还采取自愿原则,以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价格。
陕西省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有权参加本次提前偿还陕西省政府债券操作的招投标活动。根据招标结果,两笔债券本金提前兑付价格共计 9652.2 万元,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节约利息 648 万元。
在陕西之前,北京是唯一提前偿还政府专项债的省份。
北京的经验更加直接:根据《关于北京市 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回望 2023 年财政工作时提到,持续提升政府债券 " 借用管还 " 全链条管理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提前偿还政府专项债券试点工作,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
2023 年 8 月,北京市财政局提前偿还了 3900 万元专项债券,偿还对象是 2020 年 2 月北京发行的 20 年期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五期),该债券发行总规模为 83.59 亿元,票面利率为 3.42%。
在第一次经验后,2024 年 12 月,北京市财政局又提前偿还 49.76 亿元未到期政府专项债券。并在 2024 年 8 月再次跟进,提前偿还了 1.45 亿元的专项债券。

(图源:图虫创意)
为何是陕西?
归根到底,地方政府选择提前还债,核心原因是利息压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 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首次突破 1 万亿元关口;2024 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 13542 亿元;2025 年 1-6 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 7131 亿元。
一个问题是,提前偿还专项债往往需要一定规模财政余量空间,因此也更容易出现在财力相对雄厚的地区。
陕西为何会快速跟进?
陕西上半年财政表现较为一般。1-6 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649.5 亿元,下降 7.2%,完成年初预算(3494.9 亿元)的 47.2%。全省税收收入完成 1259.6 亿元,下降 9.1%,非税收入下降了 0.5%。
在 31 个省份中,陕西上半年财政收入位居第 16 位,在西部地区中位居第二。然而,其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在全国排居末位。
虽然增速不如预期,但陕西的财政收入质量较高。
财政收入质量,一般是指税收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陕西上半年税收收入占比为 76.36%,从各地披露情况来看,仅次于北京和浙江。
总体来说,陕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全国中游,财税质量较高,财政自给水平偏弱,政府性基金收入延续下降趋势。陕西上级补助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比重较高,其综合财力和整体债务负担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图源:图虫创意)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陕西此次提前偿还票面利率为 3.58% 和 2.94% 的两笔专项债,资金直接来源于对应项目资产的提前处置变现收入。
这表明,此次偿债并非依赖一般公共预算,而是通过精准盘活项目自身存量资产来实现的,体现了 " 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 " 的专项债管理原则。
" 一方面,通过处置资产主动清偿高利率债务,有效减轻了未来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对债务精细化管理的提升,实现了从‘被动到期偿付’向‘主动结构优化’的重要转变。" 罗志恒表示。
陕西省财政厅债务处债务中心也表示,组织本次提前偿还,既是陕西省优化债务结构、节约偿债资金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发布后,财政部门适应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新要求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新形势下继续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罗志恒预计,未来更多处于高息债务、可变现资产条件和化债意愿的省份,可能借鉴此模式,开展提前偿还操作。